铝期货 | 内外宏观偏暖 铝价重心有望震荡上移
发布时间:2025-09-18
摘要: 本文从全球宏观经济回暖、绿色能源转型加速、供需格局改善等维度,深度解析铝价中长期上行逻辑,为投资者把握铝期货投资机遇提供参考。

内外宏观共振回暖铝价获多重支撑

全球流动性拐点临近风险偏好持续回升

2023年下半年以来,全球宏观经济呈现显著回暖迹象。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,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二季度将启动降息,美元指数从114高位回落至102附近,带动大宗商品估值中枢上移。国内方面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"稳中求进"总基调,1.5万亿特别国债发行、制造业设备更新专项贷款等政策持续发力,11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至50.7%,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在6%以上。

中金公司测算显示,每1%的基建投资增长将带动铝消费量增加约15万吨,宏观政策托底效应为铝需求注入强心剂。

绿色转型加速结构性需求爆发

在"双碳"战略驱动下,新能源领域正重塑铝消费格局。光伏组件边框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、特高压输电线缆等新兴需求持续放量。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,2023年全球光伏用铝量突破600万吨,同比增速达28%;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较传统燃油车提升40%至210公斤,带动交通领域用铝需求增长12%。

更为重要的是,欧洲《绿色新政》、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等政策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,预计到2030年绿色经济带动的铝需求增量将占全球总需求的35%以上,形成长期价格支撑。

成本刚性支撑产能天花板显现

供给侧改革背景下,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锁定在4500万吨。当前运行产能已达4150万吨,开工率维持在92%高位,产能弹性显著收窄。成本端,几内亚政治局势导致铝土矿进口价格攀升,氧化铝价格突破3200元/吨,预焙阳极受石油焦涨价影响同比上涨18%,电力成本在煤价高位震荡下保持刚性。

供需格局持续优化铝价中枢有望阶梯式上移

库存周期拐点显现显性库存降至历史低位

全球显性库存持续去化印证供需紧平衡格局。截至2023年12月,LME铝库存降至48万吨,创1997年以来新低;上期所库存同步下降至9.2万吨,较年初减少62%。值得注意的是,社会库存与期货库存比值已降至0.3的历史极值,显示现货市场紧张程度加剧。

从库存周期看,当前正处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转换的关键时点,历史数据显示该阶段铝价平均涨幅达22%,且上涨持续性较强。

海外供给扰动频发进口窗口持续关闭

全球能源危机对铝供应链的冲击仍在延续。欧洲地区电解铝减产规模扩大至150万吨/年,占全球产能的2.3%;南非电力短缺导致铝冶炼厂开工率不足60%;印尼宣布2024年禁止铝土矿出口,影响我国10%的进口供应。受此影响,沪伦比价持续低位运行,进口亏损维持在1000元/吨以上,1-11月原铝进口量同比骤降73%,进一步加剧国内供应紧张。

高盛研报指出,海外供给缺口可能长期维持在80-100万吨/年,中国或从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。

技术形态突破资金配置需求升温

考虑到铝兼具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,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下,CTA策略、指数基金等配置型资金持续流入,或推动铝价复制2021年铜价的趋势性行情。

标签:
推荐项目更多